全國工會推動平臺算法和勞動規則協商取得積極進展
關鍵詞: 平臺算法協商 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 平臺企業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算法協議
本報上海9月11日電(記者郝赫 裴龍翔)記者從全國總工會今天在上海召開的平臺算法和勞動規則協商工作現場交流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全國工會以開展2025年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為抓手,重點推動平臺企業開展算法協商,取得積極進展,目前已有15家頭部平臺企業納入工作范圍,協商成果預計將覆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逾2000萬人。
平臺算法協商聚焦勞動報酬、休息權、勞動安全、算法知情與參與等勞動者核心權利,圍繞訂單價格、抽成比例、派單方式、時間預估、路線規劃等核心算法規則開展。在已納入工作范圍的15家頭部平臺企業中,T3出行、極兔、UU跑腿、滿幫、滴滴、圓通、餓了么等7家企業已成功簽訂算法與勞動規則專項協議,其余企業將于9月底前全部完成協商并簽訂算法協議。
據了解,多家平臺算法協議明確了勞動報酬不低于當地小時最低工資、設立惡劣天氣補貼、逐步取消“超時扣款”,將實時道路數據納入路徑規劃等內容。在網約車行業,約定公開計價規則并降低抽成比例,全面升級防疲勞規則,推出異常訂單攔截、強制休息提醒等功能。
此外,多家平臺建立起與工會、勞動者的常態化協商制度,承諾定期召開算法協商會議、提前公示算法變動、建立勞動者訴求快速響應渠道,使勞動者逐步有序參與到平臺算法規則的調整、優化過程。
目前,北京、河北、吉林、上海等15個省(市)指導平臺企業本地分支機構開展了省域協商,已召開省域協商會或意見征詢會33場,推動算法公開透明、不斷優化,勞動者核心權益從被算法“模糊”逐步走向“算得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