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對工會法實施提出建議 全面有效實施工會法,持續提高工會工作法治化水平
本報記者 羅筱曉
9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工會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為促進工會法有效實施,推動工會工作在新時代法治軌道上提質增效、更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今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工會法執法檢查。
檢查組采取實地檢查、委托檢查、第三方評估、隨機抽查等多種檢查方式,了解法律貫徹實施的具體成效和面臨的新挑戰,就進一步全面有效實施工會法,提出意見建議。
全面了解法律實施情況
今年是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寄予殷切期望,對做好新時代工會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以工會法執法檢查為契機,可以了解各地貫徹落實的具體舉措,使執法檢查成為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重要論述落地落實的過程。
工會法頒布于1950年,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制定的三部法律之一。為適應經濟體制轉型需求,1992年對工會法進行了全面修訂,于2001年、2009年、2021年進行了三次修改。本次檢查既“全面體檢”法律實施情況,又“重點把脈”工會法修改的內容。
今年5月至6月,執法檢查組分為3個小組,分赴遼寧、上海、浙江、河南、湖南、重慶等6個省(市)對法律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深入19個市(區),實地檢查35家企業和21家職工服務站點,組織召開7場座談會,聽取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匯報,與各級人大代表、企業代表、基層工會干部、專家學者座談交流,還對非公企業、基層服務站點進行了抽查,并隨機詢問了保安、網約車司機、外賣員、清潔工等一線勞動者。
此外,執法檢查組委托北京、黑龍江、江蘇、山東、廣東、四川、云南、陜西等8個省(市)人大常委會對本行政區域內法律實施情況開展檢查;委托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對法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還有部分省(區)結合本地實際同步開展檢查。
執法檢查中,重點檢查了6方面內容:工會政治作用發揮情況;工會組織建設情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情況;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發揮產業工人骨干作用情況;工會經費與財產管理情況;工會法的學習宣傳情況,法律實施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意見建議。
法律貫徹實施面臨新挑戰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工會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工會法,取得明顯成效。同時,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國企業組織形式、管理模式、生產經營方式及用工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對工會法的貫徹實施帶來了新的挑戰。
報告顯示,當前我國工會工作法律體系建設和普法宣傳需進一步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存在短板;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能力和成效有待提升,工會服務職工群眾的針對性有效性有待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還需進一步加強工作合力;工會經費撥繳和資產管理需要更加嚴格等。
執法檢查發現,2021年工會法修改后,部分省份尚未完成地方性法規修改,一些地方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對自身在工會法中的法定職責理解不準確,部門間協同合作機制還不夠健全。少數國有企業將工會工作機構與其他部門合署辦公,非公企業支持建會意愿低、動作慢。此外,產業工人技能培訓、集體合同簽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服務等方面還存在不足。
持續深入抓好法律實施
9月12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對工會法執法檢查報告進行了分組審議。委員們認為,從檢查情況看,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會工作在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履行維權服務職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動員億萬職工建功立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工會組織和工會事業得到新的長足發展。同時,委員們也就工會法在貫徹實施中的不足提出進一步建議。
針對有的基層政府和工會聯席會議作用發揮的問題,沈金強委員建議,督促指導地方政府提高對工會工作的重視,進一步提高認識、凝聚共識,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
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面,楊振武委員建議,要結合這次執法檢查發現的問題,廣泛吸收各方面意見建議,盡快以法治方式促進和規范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呂世明委員認為,要在學法、普法、用法、執法過程當中,強化勞動法律監督制度機制,特別是完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與政府勞動保障監察以及檢察機關勞動者權益保障法律監督協作機制,將勞動者權益保障納入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的范例,推動法律落地落實。
為進一步全面有效實施工會法,執法檢查報告提出7個方面的建議:充分發揮工會政治作用,在服務中心大局中彰顯作為;著力固本強基,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完善維權長效機制,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健全服務職工體系,打造職工心中的 “職工之家”;緊扣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規范經費管理使用,不斷加強工會工作運行保障;完善工會法律體系,提高工會工作法治化水平。
報告認為,要加強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建設,指導工會與用人單位開展實質性協商,探索與平臺企業集體協商的機制,提高集體合同簽訂質量,并積極完善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充分發揮12351工會服務職工熱線效能,依法為工會和職工提供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對提高工會工作法治化水平提出建議,強調要持續推進工會法的貫徹實施,明確政府為工會法的執法主體,壓實各部門和工會的職責任務。同時,要加快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立法和加強新業態領域立法研究,健全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制度機制,完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與政府勞動保障監察、檢察機關勞動者權益保障法律監督協作機制,特別是充分運用 “一函兩書”推進勞動法律監督。此外,要加大法治宣傳教育力度,將工會法列入各級黨校培訓內容,形成人大、政府、政協、司法等各方協力宣傳貫徹的長效機制。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據悉,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加強跟蹤監督,督促有關方面認真研究改進工作、報告整改落實情況,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監督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