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預測十年后:數據成“新燃料”,AI存儲容量增長500倍
關鍵詞: 華為 智能世界2035 十大技術趨勢 通用人工智能 人機協同編程
9月16日,華為舉辦了“智能世界2035”系列報告發布會,正式向全球發布了《智能世界2035》和《全球數智化指數2025》兩份重磅報告 。這兩份報告的發布,不僅是華為對未來十年技術、產業和社會發展趨勢的系統性思考與判斷,也為全球各國政府、企業及社會各界應對即將到來的數智化浪潮提供了重要的戰略參考和行動指南。
其中,《智能世界2035》以前瞻性的視角,系統梳理并提出了未來十年內值得關注的十大關鍵技術趨勢,描繪了一個由人工智能、先進計算和綠色能源等技術深度融合驅動的智能世界藍圖。
未來十年智能世界愿景繪圖
華為常務董事汪濤表示,“每一次文明的躍遷都源自人類對未知的不斷探索。這份深植于人類基因的探索精神,推動我們不斷突破認知與技術的邊界,走向更加繁榮的智能文明。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以我們從未想象過的方式,重新定義未來的可能性。因此,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前瞻的視野,更需要依靠科技的愿景與假設來指引前路。”
華為在過去兩年中,與業界100多名專家、學者、客戶和伙伴進行了深入交流,組織了200多場研討會,參考了來自聯合國、世界經濟論壇等權威機構的數據和方法,輸出了《智能世界2035》系列報告,詳細解讀了通往智能世界2035的十大技術趨勢。這些報告不僅涵蓋了未來十年的關鍵技術趨勢,還涉及AGI(通用人工智能)、AI智能體、人機協同編程、算力、數據、能源等多個領域。
資料來源:華為
該報告明確指出,通用人工智能(AGI)是未來十年最具顛覆性的技術方向,是驅動智能世界演進的根本動力。而基于AGI的發展,AI智能體將經歷從簡單的“執行工具”到復雜的“決策伙伴”的深刻演進。它們將具備更強的自主性、推理能力和協同能力,深度融入生產和生活的各個環節。
報告還指出,未來的交互方式將徹底顛覆現有模式。自然語言將成為主要的交互界面,用戶可以通過對話完成復雜的任務 。同時,融合視覺、聽覺、觸覺的多模態交互技術將實現更深層次、更符合人類直覺的人機共生體驗 。在軟件開發領域,“人機協同編程”將成為主流,AI將輔助甚至主導代碼的生成、調試和優化,極大地提升開發效率和軟件質量 。
此外,報告也表示,數據是AI發展的“新燃料”,而算力則是驅動AI模型的“新引擎” 。報告給出了驚人的量化預測:到2035年,全社會所需的總算力將增長10萬倍,而為了支撐AI模型的訓練和推理,AI存儲的需求將激增500倍 。這種爆炸性的需求將推動計算架構的持續創新。
智能世界的運行離不開能源支撐,而這種支撐必須是綠色和可持續的。報告預測,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將超過50%。AI技術將與新能源深度融合,通過精準預測發電量和用電負荷,實現電網的動態平衡和高效調度,推動能源產業的智能化和低碳化轉型 。
該報告還提到:“到2035年,人工智能將助力預防超過80%的慢性病,推動健康管理從“被動治療”轉向“主動預防”;超過90%的中國家庭將擁有智能機器人。人類將逐漸進入全息生活空間的時代,家庭場景將迎來由技術驅動的沉浸式變革。在企業領域,由AIAgent驅動的自主決策組織將重塑生產范式。到2035年人工智能應用率超過85%,AI可提升勞動生產率60%,AI正通過“感知-分析-決策-行動”的自主系統,徹底重構企業價值創造方式。”
責編:Jimmy.zh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