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發布5G+MDFC無源物聯網產業發展方案
關鍵詞: 5G+MDFC無源物聯網 重慶 核心技術攻關 5G 物聯網
11月6日,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印發《重慶市推動5G+MDFC無源物聯網產業集群化發展與規模化應用工作方案》,提出到2027年,初步形成涵蓋MDFC芯片、無源終端、通信設備、應用配套等環節的完整產業生態;到2030年,形成國內領先的5G+MDFC無源物聯網產業集群,產值規模達200億元。
5G+MDFC(微波直驅變頻)無源物聯網技術是以5G通信為基礎,融合無源變頻與射頻通信優勢的原創新型技術,該技術使物聯網終端在無外部供電條件下即可完成傳感數據采集與無線傳輸,是構建下一代免供電、低功耗、遠距離新型物聯網感知體系的重要支撐。
總體要求
堅持“技術策源、產業培育、場景引領、生態聚合”原則,立足重慶產業基礎,圍繞5G+MDFC無源物聯網核心技術攻關、多元產品體系建設、產業鏈協同創新、應用場景示范推廣四大主線,貫通研發、制造、應用、服務全鏈條,推動重慶成為全國無源物聯網技術策源地和產業集聚地,全面賦能工業數字化轉型與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
發展目標
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深度參與地方、行業、國家、國際標準制定,推出一批具備市場競爭力的高質量產品矩陣,推動一批國內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速來渝集聚。聚焦行業重點領域場景應用需求,加快推動5G+MDFC無源物聯網試點應用,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場景示范案例,逐步實現行業深度融合和規模化應用。
到2027年,初步形成涵蓋MDFC芯片、無源終端、通信設備、應用配套等環節的完整產業生態;
到2030年,形成國內領先的5G+MDFC無源物聯網產業集群,產值規模達200億元。
主要任務
開展核心技術攻關
突破關鍵技術。支持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及產業鏈生態企業重點突破無源變頻調制解調、無源變頻芯片、超低功耗傳感、遠距離標簽設計與制造等關鍵技術,推動基站靈敏度、通信距離、能量供給、傳感種類類型等關鍵指標實現提升。到2027年,支持不少于80個核心專利;到2030年,基本建成自主可控的5G+MDFC無源物聯網知識產權科技創新體系,夯實產業可持續發展基礎。
推動標準制定。支持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聚焦通信協議、接口規范、性能指標、應用場景等,共同推動制定無源物聯網相關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到2027年,參與制定不少于5項地方及以上技術標準;到2030年,初步形成5G+MDFC無源物聯網技術標準體系,提升在新型物聯網技術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加快產品體系建設
打造核心產品矩陣。推動國產化核心器件產研基地建設,建立產品供需對接機制,鼓勵通信設備、芯片、傳感器、集成終端等相關企業加速向5G+MDFC無源物聯網領域拓展。到2027年,初步形成標準的5G+MDFC無源物聯網產品與解決方案;到2030年,建立面向多行業、多場景的5G+MDFC無源物聯網產品和服務體系。
推動產業鏈集群發展
構建產業鏈集群體系。依托芯片產業基礎以及通信模組、儀器儀表、電子制造等產業配套能力,構建5G+MDFC無源物聯網產業鏈。梳理5G+MDFC無源物聯網上下游關鍵環節和企業分布,繪制產業圖譜,圍繞基站、低功耗傳感、終端集成等產業鏈薄弱環節實施靶向招商。通過技術授權、協同研發等方式深化鏈上企業合作,促進資源高效整合和利益共享,加快形成協同高效、分工明確、配套完善的無源物聯網產業鏈集群。
深化場景示范推廣
賦能新型工業化應用。聚焦制造、石油、化工、電力、燃氣等重點行業,依托5G+MDFC無源物聯網技術,構建覆蓋各類設施設備的實時感知與監測體系。鼓勵與工控物聯網技術融合,優化工業數據采集方式與遠程監控能力,推動設備、能源、環境等多源數據高效融合,建設高質量工業數據集,支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術在工業場景中的深度應用,構建感知、決策、執行的閉環體系,提升工業企業智能化水平,助力實現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
支撐超大城市感知體系建設。圍繞數字重慶物聯感知體系建設,聚焦供水、通信、橋隧、軌道交通、工程施工、災害防治、森林防火、應急管理等重點領域,推動5G+MDFC無源物聯網與城市治理深度融合,增強城市基礎設施運行狀態感知、風險隱患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高效賦能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
保障措施
建立工作例會機制。適時召開工作推進會議,協調解決技術攻關、試點示范和產業鏈建設等工作推進過程中的突出問題,確保各項任務有序推進、落地見效。
加強政策支撐。支持5G+MDFC無源物聯網領域相關企業申報重大(重點)科技專項。制定產業發展配套政策,圍繞5G+MDFC無源物聯網產業鏈核心環節,探索支持機制,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集聚發展。強化應用推廣鼓勵政策,支持建設5G+MDFC無源物聯網的政務數字化應用,鼓勵相關部門對使用5G+MDFC無源物聯網的應用場景給予專項補貼、獎勵等激勵措施,支持企業爭取國家各部委相關政策。
強化金融賦能。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引導帶動作用,設立5G+MDFC無源物聯網產業基金,圍繞關鍵技術攻關、核心產品研發、產業鏈協同及場景化應用推廣等重點方向,提供中長期資本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形成金融與產業協同發展的良性生態。
強化人才支撐。推動產學研用融合,構建人才培養體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設立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臺,定向培養5G+MDFC無源物聯網復合型技術研發人才和應用型工程師。聚焦關鍵技術領域和產業鏈核心環節,依托重慶市現有人才政策,大力引進海內外頂尖科學家、產業領軍人才及高水平創新團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