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試乘中國Robotaxi:體驗十分絲滑、Waymo麻煩了
關鍵詞: 自動駕駛出租車 小馬智行 Waymo 百度蘿卜快跑 自動駕駛技術

美媒試乘小馬智行自動駕駛出租車
北京時間11月11日,《華爾街日報》財經編輯彼得·蘭德斯(Peter Landers)近日在北京試乘了中國的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蘭德斯表示,乘坐中國自動駕駛出租車的體驗十分絲滑。雖然美國自動駕駛出租車公司Waymo主導了本土市場,但是它在海外擴張方面落后于中國對手。
蘭德斯發文稱,它體驗了一項或許很快將推廣到全世界(不包括美國)的技術:中國的自動駕駛出租車。
體驗絲滑
他試乘了兩輛中國自動駕駛出租車,其中一輛配備了行政級座椅,并在前排乘客通常坐的位置留出了寬敞的行李空間。沒有人坐在方向盤后,它在北京街頭平穩行駛,靈活避開偶爾出現的違章停車和違規轉彎的車輛。很快,他幾乎忘記了是計算機程序在駕駛這輛車。
蘭德斯稱,這項技術和乘車體驗總體上與Waymo運營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類似。隨著Waymo和特斯拉自動駕駛出租車吸引了美國人的關注,中國公司則在本土市場發展業務,同時在歐洲、中東和東南亞布局。
所有這些公司都希望主導全球市場。瑞銀分析師表示,如果自動駕駛技術持續進步,該市場未來可能價值數千億美元。

百度的蘿卜快跑
在中國,三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百度、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均已投放數百輛自動駕駛出租車,在無安全駕駛員的情況下開展商業化付費服務。
“我們的車輛硬件成本遠低于Waymo,這將成為中國公司的一個巨大優勢。”小馬智行CFO王皓俊表示。
國際化差距
匯豐銀行分析師預測,到明年年底時,中國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車隊規模將從目前的幾千輛增長至數萬輛。目前,百度、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已在中國境外約六個國家測試自動駕駛車輛。
相比之下,Waymo僅在美國以外的日本進行測試,并計劃進軍倫敦市場。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僅在得州奧斯汀市運營,且仍需配備安全駕駛員。
Waymo發言人表示,該公司是“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并強調了其公開披露的詳盡安全性能數據。該發言人稱,隨著業務規模擴大,公司“正在持續降低運營成本”。
蘭德斯稱,在他體驗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兩次行程中,自動駕駛車輛展現出了像人一樣的風險判斷能力。有一次,文遠知行的車輛行駛在雙車道左道時,右側車道有輛私家車占道停車,且司機正開門下車。這時,自動駕駛系統輕點剎車卻未停滯,當該人走向路邊后,車輛便加速超越了違停車輛。

Waymo
目前,中國最大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商是百度。該公司運營著超過1000輛無人駕駛車輛,主要在中國。截至今年8月,百度稱已累計完成超過1400萬次無人駕駛出行服務。Waymo在今年5月表示,已完成超過1000萬次無人駕駛服務,并稱每周至少運營25萬次完全無人乘車服務。
今年7月,百度與Uber達成協議,將在亞洲和中東地區新增數千輛可通過Uber應用預約的自動駕駛車。次月,百度又與Lyft達成協議,計劃明年在歐洲部署數千輛無人駕駛車輛,首批覆蓋德國和英國,并計劃在未來幾個月擴展到東南亞市場。
不過,美國人不太可能在街頭看到這些中國車輛。美國通過高關稅實際上阻止了中國電動汽車進口。
行業高管表示,全球競爭仍處于早期階段,美國和中國以外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大多屬于小規模測試。如果Waymo選擇加快全球擴張,其在美國市場的資金實力和經驗將為其帶來優勢,而中國公司進入歐洲市場還必須面對大眾汽車的競爭。
中國公司的優勢
對中國自動駕駛出租車而言,他們可以利用本土高效的電動汽車工廠生產低成本車輛,從而有余力在車輛中增加豪華配置,比如最新蘿卜快跑車型中的按摩座椅,或是蘭德斯在文遠知行車輛上體驗到的帶扶手寬大座椅。
“我們不僅關注技術,更注重乘客體驗,”文遠知行營銷總監梅芙·張(Maeve Zhang)表示,“你可以與車輛互動,比如說播放泰勒·斯威夫特的歌曲。”
另一家總部位于中國的全球競爭者是Momenta,該公司獲得了奔馳、通用汽車和豐田的投資。Momenta不制造自己的汽車,而是向數十萬輛有人駕駛的車輛提供輔助駕駛系統,同時收集匿名化的視頻和數據供AI處理。這套模式類似于通過海量文本訓練聊天機器人使用的大語言模型。
Uber計劃從明年起在歐洲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中使用Momenta的技術,首站將設在慕尼黑。
小馬智行CFO王皓俊表示,自動駕駛出租車公司正在用模擬場景訓練來補充現實世界的視頻數據,提升自動駕駛系統應對極端罕見情況的能力。“只要能生成優質的合成數據并真實模擬路況,它就會成為非常強大的工具。”他說。
然而,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模式仍未得到驗證,通用汽車就是個例子。通用在去年12月表示,在投入100億美元開發成本后,公司取消了Cruise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
對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而言,雖然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收入持續增長,但單季度營收仍停留在數百萬美元量級,而且仍在燒錢。這兩家公司于上周四在香港二次上市,但首日股價下挫,反映出投資者對其盈利能力的質疑。
安全問題仍是關注焦點。中國自動駕駛公司雖基本未造成人身傷害事故,但仍發生過其他事件。例如今年5月,小馬智行一輛汽車起火,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馬斯克在10月特斯拉財報電話會議上談及自動駕駛出租車時表示:“人們尚未充分意識到這項技術將帶來的顛覆性變革。”但他也與其他行業高管一樣強調,特斯拉在部署上會“非常謹慎”,因為顯然,即使發生一次事故,也會成為全球頭條新聞。(作者/簫雨)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鳳凰網科技。想看深度報道,請微信搜索“鳳凰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