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屬”應用創新提速 多個領域打開空間
從新能源汽車到腦機接口,從精密電子到生物醫藥……我國“科技金屬”領域正迎來應用創新提速期,成為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的重要支撐。
??因在新興科技領域的關鍵作用及在能源轉型中的戰略地位,鉑族金屬被業界稱為“科技金屬”“綠色金屬”,包括鉑、鈀、銥、鋨、釕和銠6種金屬。記者從日前舉行的第二屆鉑族金屬創新應用年度論壇上獲悉,隨著技術創新持續突破,鉑族金屬正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商業潛力。
??“我國鉑族金屬正處于關鍵的轉型期。傳統需求領域面臨結構性挑戰,但綠色科技與高端制造等領域正催生新的增長動力。”中國物資再生協會貴金屬工作委員會副會長邊疆表示。
??在汽車領域,鉑族金屬傳統應用以尾氣凈化催化劑為主。隨著燃油車產銷規模下滑,該領域需求有所收縮,但混動車型、氫燃料電池車型對鉑族金屬特別是鈀金的需求持續增長。“在鋰硫電池領域,未來對鈀金的需求量將顯著增長,預計到2035年每年用量將達到45噸,相當于當前燃油車領域鈀金的年需求量。”邊疆透露。
??在電子行業,鈀金因其穩定、耐磨損等特點,被廣泛用于電子產品的各種觸點。“先進制程芯片中會用到釕,腦機接口中會用到鉑、銥、釕等鉑族金屬。”有研億金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亭義說。貴研電子材料(云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俊鵬也表示,在電子封裝、數據存儲等信息電子材料領域,鉑族金屬發揮著關鍵作用。
??在化工領域,鉑族金屬作為催化劑被廣泛用于多種化學品的制造過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新型催化劑的開發也將提速。”康納新型材料(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定軍表示,鉑族金屬有望在治療老年癡呆和癌癥等藥物研發、生物合成農藥生產、空氣凈化等領域開發出新應用賽道。
??國際合作正在成為鉑族金屬應用創新的重要力量。論壇期間,俄羅斯諾尼可鈀金技術中心展示了其在太陽能、電動交通、氫能等領域的研發新成果。“今年的成果證明,多方協同推動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能夠快速將新材料推向市場。”該中心負責人德米特里·伊佐托夫表示。
??記者了解到,中國物資再生協會貴金屬工作委員會今年主辦了第一屆全球鈀金創新應用大賽,吸引了30多個國家的近百個項目參賽,涵蓋能源、先進材料、醫藥、電子和環境解決方案等領域。“部分參賽作品極具啟發價值,探索了鈀在下一代儲能以及醫療等領域的應用潛力,其獨特的性質甚至可用于靶向治療。”邊疆介紹。
??在政策層面,鉑族金屬產業迎來長期利好,這也為應用創新打開更大空間提供堅實支撐。中國證監會11月7日發布消息,同意廣州期貨交易所鉑、鈀期貨和期權注冊。近年來,受國際形勢及下游消費需求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鉑、鈀價格波動幅度較大,近五年的年度價格波動幅度均超過20%。在此背景下,產業鏈企業對鉑、鈀期貨上市,借助期貨工具實現定價管理與風險對沖的訴求日益強烈。
??“鉑、鈀期貨和期權的上市,將為企業提供有效的風險‘穩定器’,助力應對價格波動,保障生產經營連續性,增強產業鏈整體韌性和安全性。”邊疆表示,未來隨著國內鉑、鈀期貨市場逐步成熟,其價格發現功能將更加凸顯。產業界可積極探索將期貨價格作為現貨貿易的定價基準,形成更透明、公允的國內市場價格體系,逐步提升中國在全球鉑、鈀市場定價中的話語權。
??中國工藝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創新委員會主任劉樹忠提醒,國內鉑族礦產資源稀缺,礦產自給率不足5%,因此供應鏈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鉑族金屬作為重要戰略資源,建立合理的戰略性儲備體系至關重要,這是將供應鏈中斷損失降至最低的關鍵保障。各生產企業要適時關注建立自身戰略儲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借鑒“深挖洞,廣積糧”的戰略思維,應對全球不確定性帶來的沖擊。行業需加快推進貴金屬回收產業發展,提升回收效率與規模,充分挖掘“城市礦山”的資源價值,避免資源浪費與供應斷檔風險。(記者 吳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