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D MOS導通電阻對BMS系統效率與精度的影響
關鍵詞: MDD辰達半導體MOSFET 導通電阻 R<sub>DS(on)</sub> 電池管理系統BMS 系統性能影響 設計建議
在電池管理系統(BMS)中,MDD辰達半導體 MOSFET 作為電池組充放電的開關與保護核心元件,其導通電阻(R<sub>DS(on)</sub>)參數對系統性能有著直接且深遠的影響。作為MDD FAE,在支持客戶調試或可靠性驗證過程中,經常遇到因導通電阻選型不當導致效率降低、采樣偏差或誤動作的問題。
一、R<sub>DS(on)</sub> 的基本定義與作用
MOSFET 的導通電阻 R<sub>DS(on)</sub> 是指器件在完全導通狀態下,漏極到源極間的等效電阻。它反映了MOS在導通時的功率損耗能力與電流傳輸能力。
在 BMS 應用中,MOSFET 通常用于:
電池組主控開關(充電/放電端);
電流檢測回路;
過流、短路保護路徑。
因此,R<sub>DS(on)</sub> 不僅影響功率損耗和發熱,還會影響電流檢測精度與電壓采樣準確性。
二、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分析
1. 功率損耗與效率
導通損耗 P = I2 × R<sub>DS(on)</sub>。
例如,一顆 R<sub>DS(on)</sub> = 5mΩ 的MOS,在放電電流 30A 時,會產生:
P = (302) × 0.005 = 4.5W 的發熱。
這部分熱量若未能有效散出,將導致溫升、系統效率下降,甚至引發熱失衡或MOS擊穿。
FAE建議:
對高電流BMS(>100A)應選用R<sub>DS(on)</sub><5mΩ 的低阻型MOS;
同時注意柵極驅動能力,確保器件完全導通;
在PCB上設計足夠的散熱銅箔或平行并聯布局。
2. 電壓采樣偏差
在BMS中,電流或電壓檢測常通過采樣電阻與MOS導通電壓組合實現。如果R<sub>DS(on)</sub> 較高,會造成明顯的電壓降:
V<sub>drop</sub> = I × R<sub>DS(on)</sub>
例如,電流20A時,R<sub>DS(on)</sub> = 10mΩ,將導致0.2V電壓差。
這會被系統誤認為是電池電壓變化,影響充放電判定精度。
FAE建議:
對高精度SOC/SOH檢測系統,應將MOS導通壓降誤差納入校準;
若多顆并聯,應確保導通電阻一致性,以免產生電流偏流。
3. 保護動作時延
R<sub>DS(on)</sub> 過大也會影響過流保護響應。當電流快速上升時,MOS上的電壓降被BMS檢測電路感知,但若壓降變化滯后,會造成保護觸發不及時。
FAE建議:
對高功率瞬變應用,選用R<sub>DS(on)</sub>更低、柵極電荷Q<sub>g</sub>更小的型號;
驅動端設計強拉強灌能力,縮短導通/關斷時間。

三、MDD FAE總結與設計建議
平衡功率損耗與成本:過低R<sub>DS(on)</sub> MOS價格高,但能顯著降低發熱。
注意溫度系數:R<sub>DS(on)</sub> 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設計時應按 125°C 考慮。
評估并聯一致性:并聯MOS應選用同批次、同型號,確保阻值匹配。
熱設計與采樣分離:MOS的功耗熱源應與采樣信號回路隔離,降低測量誤差。
通過合理控制MOS導通電阻,BMS系統可在效率、精度與保護速度之間取得良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