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指出英偉達、AMD、特斯拉等客戶需求爆表 臺積電3nm搶手 緊急擴產
關鍵詞: 臺積電 臺積電3nm產能短缺 AI大咖搶產能 臺積電擴產 半導體設備廠機遇
摩根士丹利證券在最新釋出的“AI供應鏈產業”報告中指出,英偉達、AMD等國際AI大咖,甚至連電動車大廠特斯拉都積極搶占3nm產能,致使臺積電3nm產能出現短缺,并緊急擴張產能。
大摩預估,今年底前,臺積電3nm產能每月將額外擴增2萬片至11~12萬片,高于預期;2026年則將再增加至14~15萬片,使得臺積電明年資本支出將由原計劃的430億美元提升至480~500億美元。
大摩大中華區半導體主管詹家鴻指出,國際AI大咖包括英偉達、AMD,及世芯等多家臺積電客戶,均在爭取足夠的3nm產能上遭遇挑戰;臺積電與創意正攜手為特斯拉提供服務,協助AI5芯片進行3nm制程設計與生產。
詹家鴻認為,限制AI芯片供應的主要瓶頸并非CoWoS封裝產能,而是臺積電前段晶圓制造能力及ABF基板供應,特別是T-Glass短缺。
隨國際AI大廠積極搶占產能,使得3nm產能出現短缺的情況。
詹家鴻預期,臺積電將額外擴充每月2萬片的3nm產能,高于原先預期,擴增后每月產能將提升至11~12萬片。但也出現無塵室空間不足,因為轉用于2nm制程,3nm擴產只能依賴現有廠區。
2026年,3nm產能將進一步擴增至每月14~15萬片,主要來自二個部分,包括亞利桑那州第二期廠房約2萬片,與中國臺灣現有4、5nm產線轉換的1萬片。
除此之外,臺積電可能將22nm與28nm產線自Fab15移出,轉移至歐洲新廠。若相關計劃實施,以每千片3nm月產能約需3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算,意味臺積電2026年資本支出將上升至480億至500億美元。
詹家鴻說,臺積電3nm產能擴張、以及資本支出增加,將對半導體設備廠有正面催化作用;而特斯拉未來的AI6芯片(采用2nm制程),預期每年為臺積電帶來約20億美元的代工機會。
詹家鴻對臺積電、創意、世芯等持續看好。其中維持臺積電“優于大盤”評級、目標價1688元新臺幣不變,并列為“首選”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