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芯片巨頭三年降價一半 中國企業陷被動跟跌困境
關鍵詞: 中國對美進口模擬芯片反傾銷調查 通用接口芯片 柵極驅動芯片 美國模擬芯片制造商 中國國內產業影響
中國商務部周六(13 日)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發起反傾銷調查。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此次反傾銷調查是應中國國內產業申請發起,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世貿組織(WTO)規則。調查涉及自美進口的通用接口和柵極驅動芯片。
根據申請人提交的初步證據顯示,2022 至2024 年,申請調查產品自美進口量累計增長37%,進口價格累計銳減52%。
據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提交的申請文件,相關美國制造商有四家,分別是德州儀器( TXN-US ) 、ADI、博通( AVGO-US ) 、安森美。
據《第一財經》周日報導,美國相關通用接口芯片從2022 年人民幣3.00 元/ 顆降至2023 年2.04 元/ 顆,2024 年為1.55 元/ 顆,2024 年較2022 年累計降幅達48%。
柵極驅動芯片也從2022 年人民幣3.99 元/ 顆降至2023 年2.53 元/ 顆,2024 年為1.76 元/ 顆,2024 年較2022 年累計降幅達55%。
以美國德州儀器(TI)為例,TI 的通用接口芯片(CAN 接口)TCAN1043DRQ1 型號,2022 年第1 季為人民幣2.1 元/ 顆,2024 年第4 季1.13 元/ 顆,累計降幅超46%。隔離型柵極驅動芯片UCC21520QDWRQ1 以及非隔離型柵極驅動芯片UCC27524AD 的產品價格降幅也分別在上述時間點累計降幅達到50%、53%。
相較之下,通用接口芯片中國國內價格2024 年較2022 年累計降33.59%,柵極驅動芯片累計降22.13%,且國內價格降幅始終低于進口產品,中國國內企業陷入被動跟跌困境。
2024 年相比2023 年,中國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的加權平均單位內銷毛利潤下降33.41%,其中通用接口芯片的單位內銷毛利潤下降38.76%,柵極驅動芯片的單位內銷毛利潤下降22.68%,獲利能力大幅下降。
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表示:「原產于美國的傾銷進口相關模擬芯片,已對中國相關模擬芯片產業造成嚴重沖擊,國內企業從2023 年起由盈轉虧,2024 年虧損額進一步擴大7.05%,開工率較2022 年下降17 個百分點,研發投入能力被嚴重削弱。」
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強調,國內同類產品在物化特性、技術指標、生產工藝、應用場景等方面與美國進口產品高度相似,具備替代能力,但美國企業憑借產能優勢與低價傾銷策略,擠壓國產產品市場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