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汽車熱管理行業市場前景預測研究報告(簡版)
關鍵詞: 汽車熱管理 行業發展現狀 重點企業 發展前景 技術集成化
中商情報網訊:汽車熱管理技術因其通用的溫控本質,應用邊界正從傳統車輛持續向外延伸。相同的熱泵、液冷、溫控技術方案在適應不同場景的特性后,可廣泛應用于數據中心、儲能系統、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市場前景廣闊。
一、汽車熱管理定義
當前,汽車熱管理正從傳統的單一、獨立系統向集成化、智能化、電動化方向快速發展。其核心目標是通過各子系統間的協同與熱量高效流轉,在保障電池安全、座艙舒適及電驅可靠的基礎上,顯著降低整車能耗,最終提升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和全生命周期價值。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汽車熱管理行業發展政策
汽車熱管理系統是汽車電子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汽車電子政策的影響。汽車電子是汽車產業中的重要一環,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是國家優先發展和重點支持的產業。近年來,國家及政府層面出臺了《促進國家級新區高質量建設行動計劃》《關于深化智慧城市發展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國家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等一系列產業政策鼓勵汽車電子行業創新發展。具體政策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汽車熱管理行業發展現狀
1.中國汽車產銷量
2025年8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1.5萬輛和285.7萬輛,環比分別增長8.7%和10.1%,同比分別增長13%和16.4%。2025年1-8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05.1萬輛和2112.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7%和12.6%。
數據來源:中汽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全球汽車熱管理應用結構
動力系統熱管理在傳統燃油車上主要是針對發動機的冷卻,在新能源汽車上則主要是調節三電系統的溫度。目前,全球汽車熱管理市場中,新能源車中較高,約55%,傳統燃油車占比約為45%。
數據來源:Statist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中國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規模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汽車熱管理行業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熱管理市場規模約1800-2000億元,占全球35%以上;至2030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4000-4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5-18%,主要是因為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及滲透率增速更高。
數據來源:Statist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內銷情況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汽車熱管理行業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帶動了熱管理系統的規模增長,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內銷額達到676億元,同比增長20%。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升級,智能化、信息化、自動駕駛等功能的不斷完善,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規模將達758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企業核心競爭力
中國汽車熱管理產業已呈現技術多元化與市場全球化深度融合的格局,頭部企業通過突破核心部件自研、系統集成創新及綠色低碳工藝,顯著提升全球競爭力與國產化替代率;產業鏈縱向深化從傳統熱管理向新能源三電熱管理及儲能溫控的延伸,橫向拓展至國際高端市場與跨領域應用,依托規模化制造與敏捷供應鏈構建壁壘。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及智能化驅動下,行業以高強度研發投入、國際認證獲取及生態協同加速從零部件供應商向系統解決方案商轉型,海外市場從產品輸出向技術標準與品牌輸出升級。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汽車熱管理行業重點企業
1.三花智控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制冷空調電器零部件業務和汽車零部件業務。三花智控的主要產品是四通換向閥、電磁閥、微通道換熱器、Omega泵、熱力膨脹閥、電子膨脹閥、電子水泵、新能源車熱管理集成組件。
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2.63億元,同比增長18.92%;實現歸母凈利潤21.1億元,同比增長39.27%。2025年上半年主營產品包括制冷空調電器零部件、汽車零部件,營收分別占整體的63.88%、36.12%。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銀輪股份
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油、水、氣、冷媒間的熱交換器、汽車空調等熱管理產品以及后處理排氣系統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銀輪股份的主要產品是商用車產品系列、乘用車產品系列、工程機械產品系列、數字與能源產品系列。
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1.68億元,同比增長16.51%;實現歸母凈利潤4.41億元,同比增長9.43%。2025年上半年主營產品包括熱交換器、貿易,營收分別占整體的88.73%、0.76%。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盾安環境
浙江盾安人工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制冷配件、制冷空調設備、新能源汽車熱管理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盾安環境的主要產品是截止閥、四通閥、電子膨脹閥、電磁閥、儲液器、小型壓力容器、換熱器、集成管路組件。
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7.29億元,同比增長6.04%;實現歸母凈利潤5.35億元,同比增長12.87%。2025年上半年主營產品包括制冷空調零部件產業、制冷設備產業、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產業,營收分別占整體的80.42%、7.18%、7.1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納百川
納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0月29日,總部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是一家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熱管理、燃油汽車動力系統熱管理及儲能電池熱管理相關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電池液冷板、電池集成箱體、發動機散熱器等。
5.科創新源
深圳科創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高分子材料產品及熱管理系統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科創新源的主要產品是防水密封材料、絕緣防火材料、散熱金屬結構件、汽車密封條。
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41億元,同比增長43.88%;實現歸母凈利潤0.18億元,同比增長500%。2025年上半年主營產品包括散熱金屬結構件、汽車密封條、絕緣防火材料,營收分別占整體的56.03%、16.51%、13.6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汽車熱管理行業發展前景
1.技術集成化提升系統能效
汽車熱管理系統正從分散的獨立模塊向高度集成的方向演進。通過采用“八通閥”等集成化方案,系統能夠統籌管理電池、電機電控和乘員艙的熱量,實現熱量的高效循環和按需分配。這種集成化設計不僅減少了零部件數量,降低了系統復雜度,還能顯著提升熱能利用效率,減少電能消耗,從而有效緩解新能源汽車的續航焦慮,并降低系統的整體成本和重量。
2.新型制冷劑應用推動環保轉型
為應對全球變暖和環保法規要求,汽車熱管理行業正加速淘汰傳統制冷劑,轉向采用低全球變暖潛能值(GWP)的環保制冷劑,如R744(二氧化碳)和R290(丙烷)。雖然新型制冷劑在應用過程中面臨著系統耐壓性、安全性以及技術成熟度等方面的挑戰,但這條技術路徑推動了壓縮機和熱交換器等核心部件的重新設計和技術升級,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同時也助力中國汽車產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與國際環保標準接軌。
3.智能化控制優化能量管理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開始深度融入熱管理系統。通過智能算法和云端數據,系統能夠預測用戶的用車習慣、實時分析車輛工況及外部環境變化,從而對熱管理策略進行動態調整,實現能量的精細化管理和個性化舒適控制。這種智能化控制不僅提升了用戶的駕乘體驗,還能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進一步降低能耗,延長續航里程,是提升產品競爭力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