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GPU第一股,摩爾線程科創板IPO申購在即
關鍵詞: 摩爾線程IPO GPU產品矩陣 國產GPU企業 摩爾線程
近日,摩爾線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正式啟動發行流程。公司股票簡稱為“摩爾線程”,股票代碼為“688795”。

此次發行采用戰略配售、網下發行與網上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初步詢價日為11月19日,申購日為11月24日。

摩爾線程本次擬公開發行7000萬股,約占發行后總股本的14.89%。發行后公司總股本將達4.7億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訓推一體芯片、圖形芯片及AI SoC芯片的研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IPO時間線
摩爾線程的IPO進程體現了科創板的審核效率。公司科創板IPO于2025年6月30日獲受理,9月26日過會并提交注冊,10月30日注冊生效。
從受理至注冊僅用時4個月,如此快速的審核進度反映了資本市場對國產GPU企業的高度支持。
根據發行安排,摩爾線程和保薦機構中信證券將于11月14日至11月17日進行網下推介。11月21日將刊登發行公告,11月24日進行申購,11月26日為繳款日。股票發行結束后,公司將盡快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
招股意向書:高增長與高投入并存
據招股意向書顯示,摩爾線程成立于2020年6月,注冊資本為4億元,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為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張建中。
公司主要從事GPU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專注于為AI、數字孿生、科學計算等高性能計算領域提供計算加速平臺。
財務數據方面,摩爾線程營收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從0.46億元增至4.38億元,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率超過200%。2025年1-6月,公司實現營收7.02億元,已超過去三年營收之和。
然而,作為一家處于高投入階段的科技企業,摩爾線程尚未實現盈利。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凈虧損分別為18.4億元、16.73億元和14.92億元。2025年1-6月,凈虧損為2.71億元。
研發投入是公司重要支出,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分別為11.16億元、13.34億元、13.59億元和5.57億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為16.04億元。
產品與技術布局
摩爾線程以自主研發的全功能GPU為核心,已成功推出四代GPU架構。公司形成了覆蓋AI智算、高性能計算、圖形渲染等應用領域的多元計算加速產品矩陣。
公司的產品線主要包括三大類:

? AI智算產品:涵蓋AI訓練智算卡、AI推理卡、AI超節點服務器及夸娥(KUAE)智算集群等,可擴展至萬卡規模,滿足大模型預訓練及推理部署需求。
? 專業圖形加速產品:主要應用于工業設計、高清視頻編輯、數字孿生等高端場景,包括MTT S3000/S2000/S1000等系列顯卡。
? 桌面級圖形加速產品:主要應用于AIPC、游戲PC及辦公PC等場景,包括MTT S80/S70等系列顯卡。
此外,公司還推出了智能SoC類產品,應用于AIPC、邊緣智能、智能汽車等場景。
國產GPU“四小龍”競相上市
同日,另一家國產GPU企業沐曦股份也傳來IPO進展。證監會于11月12日同意沐曦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注冊申請,上交所網站顯示其科創板IPO已注冊生效。
沐曦股份主營業務為研發、設計和銷售應用于人工智能訓練和推理、通用計算與圖形渲染領域的全棧GPU產品。本次IPO公司擬募資39.04億元,用于高性能通用GPU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自去年以來,包括摩爾線程在內的國產GPU“四小龍”(摩爾線程、壁仞科技、燧原科技、沐曦) 先后開啟了IPO之路,中國高性能GPU芯片的國產化替代進程正在加速。
股東結構與市場預期
摩爾線程的股東陣容強大,包括中移基金、騰訊創業投資、聯想長江、紅杉資本等知名機構。截至招股意向書公告日,公司創始人張建中直接持有公司11.06%的股份,并通過南京神傲等實體控制公司。

根據公司預測,摩爾線程最早可于2027年實現合并報表盈利。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2027年收入達到59.83億元,同時整體毛利率達到61%。
由于公司尚未盈利,根據科創板相關規定,如上市時仍未盈利,其自上市之日起將納入科創成長層。
隨著AI大模型和智能汽車等新興領域對GPU需求持續增長,國產GPU企業迎來發展機遇。摩爾線程預計2025年全年營收為12.18億元至14.98億元,同比增長177.79%至241.65%。
GPU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算力基礎,其國產化進程關系到國家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自主可控。摩爾線程的成功上市將為國產GPU研發提供更多資金支持,助力中國在高性能計算領域實現更大突破。
責編:Amy.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