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及珠三角地區集成電路產業競爭力分析(圖)
關鍵詞: 長三角集成電路產業 京津冀集成電路產業 珠三角集成電路產業 產業競爭力 區域協同發展
中商情報網訊:長三角地區集成電路產業憑借全產業鏈布局、頂尖人才與資本優勢領跑全國,但面臨高成本與先進制程突破受限的挑戰;京津冀地區以強大的IC設計和科研資源見長,但制造環節薄弱且產業鏈協同不足;珠三角地區依托消費電子市場占據設計領域主導地位,卻嚴重缺乏本土制造能力與高端配套。
長三角地區集成電路產業競爭力分析
長三角地區集成電路產業已形成多中心協同發展格局,但各地區競爭力呈現顯著差異與互補性。上海憑借全產業鏈布局、龍頭企業集聚和金融資源融合優勢占據引領地位,但在先進制程突破和成本控制方面面臨挑戰;浙江在特色工藝和封測領域優勢突出,民營經濟活躍,但高端設計與科研基礎相對薄弱;將形成制造與封測產能高地,外資帶動效應顯著,但自主創新能力和高端人才儲備不足;安徽依托長鑫存儲等龍頭在存儲領域快速突破,政策支持力度大,但產業鏈生態尚不完善,技術積累和人才儲備有待加強。整體而言,區域發展呈現上海引領、蘇浙制造支撐、安徽新興領域突破的梯次協同態勢,但在先進制程、核心技術自主性、高端人才等方面仍存在共性短板。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京津冀地區集成電路產業競爭力分析
京津冀地區集成電路產業呈現差異化協同發展格局:北京憑借全國領先的設計產業、頂尖科研人才集聚、國產裝備材料研發高地優勢及密集的資本政策支持領跑,但面臨先進制造環節薄弱、運營成本高、封測相對弱勢等短板;天津依托堅實的制造業基礎、完善的封測配套及港口物流便利形成協同優勢,卻存在高端設計能力不足、先進制程短板明顯、產業鏈依賴外資等問題;河北憑借半導體材料特色、應用場景協同及成本空間優勢承接京津輻射,但受限于產業基礎薄弱、鏈條短低端、龍頭企業匱乏及創新投入不足等短板。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珠三角地區集成電路產業競爭力分析
珠三角地區集成電路產業呈現差異化協同發展格局:深圳設計環節全國領跑,創新生態高度集聚,市場需求與產業鏈配套(封測、材料、設備等)完善,風險資本活躍,但受限于制造業嚴重缺失、高端人才不足、設備/材料自主化率低及土地環保成本高昂等短板;廣州制造環節率先突破并前瞻布局IDM模式,依托豐富高校資源、應用場景及政策支持快速發展,但存在設計業薄弱、產業歷史積淀淺、制造工藝待提升、產業鏈協同不足等短板;東莞憑借下游制造與封測的堅實基礎、特色應用場景集中及成本優勢成為制造外溢承接主力,但面臨產業鏈條不完整、設計能級不高、高端制造缺失、技術依賴外部、創新能力弱及人才吸引力有限等問題;珠海突出設計業特色與毗鄰澳門的合作潛力,政策支持力度大,但受限于產業規模較小、產業鏈不完整及廣深人才競爭壓力。整體上,珠三角在設計、制造、封測及特色應用領域形成互補,但各城市仍需補鏈強鏈以提升整體競爭力。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