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圖譜及投資布局分析(附產業鏈全景圖)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 產業鏈 上游零部件 中游產銷量 下游后市場服務
中商情報網訊:新能源汽車作為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是塑造新動能、新優勢的關鍵領域,我國堅持以汽車工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一、產業鏈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上下游關聯度高,通常涵蓋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整車制造及下游汽車服務三個主要環節。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上游分析
1.零部件成本結構
新能源整車成本結構以三電動力總成為核心,其中動力電池、電機及電控合計占比約47%-55%。其中,動力電池單項成本高達整車成本的35%–40%,對續航里程與動力性能具有決定性作用。電驅動系統由電機、電機控制器和減速箱組成,電機及電控合計占整車成本的12%–15%,對高性能永磁材料、功率半導體、漆包線以及精密齒輪等上游核心零部件依賴度較高。除動力總成外,底盤成本占比14%–16%,汽車電子成本占比8%–10%,其他零部件成本占比15%–20%左右。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動力電池
(1)動力鋰電池
中國動力鋰電池行業在技術革新、市場集中、安全升級、回收體系完善中呈現強勁發展態勢,但產能過剩、技術瓶頸、貿易壁壘等挑戰仍需突破。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動力鋰電池市場前景及投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動力鋰電池裝車量548.4GWh,同比增長41.5%。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動力鋰電池裝車量將達752.4GWh。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動力鋰電池市場集中度高。2024年寧德時代動力鋰電池裝車量市占率45.1%,排名第一。比亞迪緊隨其后,動力鋰電池裝車量市占率24.7%。中創新航動力鋰電池裝車量市占率6.7%。國軒高科、億緯鋰能、蜂巢能源、欣旺達、瑞浦蘭鈞動力鋰電池裝車量市占率超2%。

數據來源:中商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產業研究院整理
(2)燃料電池
氫燃料電池作為零排放、高效率的能源轉換技術,已在交通、工業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氫燃料電池市場調查與投資機會前景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0-2024年中國氫燃料電池行業市場規模從15億元增長至59.9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氫燃料電池市場規模將達到110.8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政策支持與技術突破的雙重驅動下,中國氫燃料電池行業正快速發展,億華通、國鴻氫能、捷氫科技等企業憑借其在燃料電池系統、核心電堆、關鍵材料及全產業鏈布局方面的優勢,在商用車、固定式發電等多個領域推動著氫能的應用與商業化。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電控及電驅系統
電驅系統決定了電動汽車的加速能力、能量轉換效率、駕駛平順性、動力安全等汽車行駛的主要性能指標,對整車的動力性、經濟性、舒適性、安全性等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中電控與驅動總成的搭載量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電控、三合一電驅系統的累計搭載量分別達到1244.8萬臺、775.8萬臺,電控、三合一電驅系統的搭載總規模同比增長率均大于40%。

資料來源:NE時代、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當前,新能源汽車電控及電驅系統領域展現出中國品牌力量崛起的態勢,以聯合動力、弗迪動力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在第三方市場和全球份額上已具備強大競爭力。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汽車電子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銷國,近年來,我國汽車電子行業穩步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汽車電子行業發展情況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約為1.22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0.95%。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達到1.28萬億元。

數據來源:汽車工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企業來看,華為憑借全棧自研能力和生態協同優勢位居榜首,與多家車企深度合作推動高階自動駕駛落地。德賽西威作為智能駕駛域控制器龍頭,依托軟硬件一體化能力服務主流車企。大疆車載則以視覺技術遷移和低成本方案見長。比亞迪依托垂直整合與海量數據實現自研技術輸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新能源汽車產銷量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調研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2025年1-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962.5萬輛和96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3%和36.7%。

數據來源:中汽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
新能源汽車已形成多元化技術矩陣,涵蓋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等路線,其中純電動車型仍是市場主力。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調研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按動力類型劃分,2025年1-8月,純電動汽車產量621.4萬輛,占比64.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量340.9萬輛,占比35.4%。

數據來源:中汽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新能源汽車滲透率
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中國汽車市場增長的核心引擎,其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遠超行業早期預期。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調研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0-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從5.4%提升至40.9%。2025年1-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達到45.5%,2025年全年滲透率有望突破50%。

數據來源:中汽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新能源汽車出口情況
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大幅增長,顯示出強大的國際競爭力。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調研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為?128.4萬輛?,同比增長6.7%。2025年1-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53.2萬輛,同比增長87.3%。

數據來源:中汽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排名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集中度較高,1-8月中國TOP3企業(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市場份額51.2%,TOP5企業(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市場份額63.7%,TOP10企業(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市場份額83.3%。其中,比亞迪銷量最高達286.4萬輛,市場份額29.8%。吉利、上汽排名第二和第三,銷量分別為122.7萬輛、83.7萬輛,市場份額分別為12.8%、8.7%。長安、東風、特斯拉、奇瑞、零跑、小鵬、理想進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

數據來源:中汽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1.充電樁保有量
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數量最多、輻射面積最大、服務車輛最全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為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25年7月底,我國電動汽車公共充電設施(槍)保有量420.2萬個,同比增長38%。新能源汽車樁車增量比為1:1.8,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數據來源:中國充電聯盟、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服務
汽車后市場是指汽車銷售以后,圍繞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涵蓋了消費者買車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務。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汽車后市場越發受到重視。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汽車后市場發展趨勢與投資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總規模超過19000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23190.9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電池回收利用
伴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與早期裝機電池陸續達到使用年限,我國動力電池正加速邁入規模化退役的新階段。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發展戰略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中國動力電池實際回收量由12.9萬噸上漲至30萬噸,2023年達到32.4萬噸。2024年動力電池實際回收量超38萬噸。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受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和早期動力電池集中退役影響,2025年中國動力電池實際回收量將超50萬噸。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